当前位置:首页 > 热门资讯 > 你以为是在努力,其实在原地转圈

你以为是在努力,其实在原地转圈

说来你可能不信,为努我见过最会考试的实原人,初中没补过一次课,地转漯河市某某广告销售部高考数学145。为努

他靠的实原不是押题秘籍,也不是地转三本五轮六套卷,而是为努一个听起来特别“没用”的技能:他会自己翻书、自己复盘、实原自己反思。地转

关键是为努,他脑子还挺好使的实原。

别急着跳起来,地转说他“天赋异禀”“祖坟冒青烟”。为努这种人你见得少,实原是地转因为被“补课必胜”的洗脑广告糊了眼。

在补课这条路上,有人已经补成大冤种,还有人一边补一边破防,还要一边给自己打气:“这不是补,是深度学习。”

深度你个头。

现在的补课,和早年间的漯河市某某广告销售部“老师怕你掉队”已经不是一回事。它像极了美容院里推销的年卡——明明你皮肤本来挺好,但被忽悠得觉得自己毛孔像深井、黑头像矿山,一边害怕“被落下”,一边自愿“被捆绑”。

你就说你上不上吧?

结果是,一整个中学阶段,家长像驴拉磨,兜兜转转都在一个套路里晕头转向,而学生像投币机,投得越多,心越慌,效率越低。

到最后,谁还敢相信不补课也能考好?

别笑,有人真的做到了。而更扎心的是,他们后劲儿还特别猛,走进大学仿佛开挂,脱离补课这副拐杖之后,突然发现自己能跑能跳还能翻筋斗。

那为什么那么多人,就是不愿承认有这种人存在?



一、不愿承认,是因为不想面对“低效努力”的真相

承认“没补课也学得好”的存在,等于承认“自己花钱受罪”这一事实。

这就像你刚交完健身房三年年卡,结果隔壁老李靠着跳广场舞就瘦了30斤,还没脱发,你能不急眼?

补课这个事儿,确实让人感觉“安全”。

哪怕成绩没涨多少,至少花了时间和钱,有一种“我在努力”的错觉。更致命的是,家长们会觉得:我已经做到了我能做的一切,不是孩子不行,是环境太卷了。

你信吗?

我邻居家的初中生一周七天排得满满的,周六早上八点英语,十点数学,下午一顿理综轰炸。然后她爸在群里发朋友圈:“感恩这个时代,让我们有更多的选择。”

我看完差点没把手机摔锅里。

我就不明白了,你是感恩让你买到补课年卡,还是感恩孩子作业写到凌晨三点还要看网课回放?



实际上,真正应该被感恩的,是那些脑子还转得动、能在疲惫里自救、能在压榨中独立思考的孩子。

而不是疯狂上分的机器。

小学时候我参加过一个数学培训班,老师上来就问:“3个苹果,分给两个小朋友,怎么分?”

班上一小孩儿抢答:“苹果切成片,谁吃得慢谁倒霉。”

老师满意点头,说你有竞赛天赋。

我妈当时激动得差点把学费从钱包里掏出来直接给老师。

三年过去,那孩子竞赛没拿奖,倒是吃得慢这件事始终贯彻得很好,体测800米他最后一个到。

而我呢,没补多久就被我爸拉出来,说:“你补出焦虑了。”

后来就靠学校老师辅导和自己刷题,竟然一路读得不赖。回头想想,那个切苹果的老师要是看到我考进重点大学的照片,怕不是得把黑板擦吞下去。



二、不愿承认,是因为不理解“学霸”的底层逻辑

所谓“学霸”,从来不是题海战术练出来的。

是那种看到一道题,不是先问“有没有模板”,而是先想“它背后的逻辑是啥”。他们擅长建立知识网络,而不是把题型记个遍。

因为补课班教的东西,大多数是应急技巧和套路操作。这就像打王者荣耀只会买最贵的皮肤,不会走位,你能赢个啥?

但是学霸的走位在哪里?

在他自己动手翻书、建框架、找关系的那一瞬间。可惜这种东西,没法通过补课买到。

某种程度上,承认不补课的学霸存在,就是承认有一批人比你更早地学会了自主学习。这很打击人。所以大家宁可说:“他肯定偷偷补了。”

那比承认自己在浪费时间听废话,舒服多了。

还记得以前,我们学校有个神人,高中三年不补课,甚至晚自习还翘课。数学老师一气之下说他“目中无人”,结果高考数学139。

同班一哥们不服,怒补了三年,从海淀黄庄补到清河桥,五一假期都在题海里泡澡。高考当天做完卷子出了考场说:“我稳了。”

成绩一出,崩溃:132分,整整低了7分。他问神人:“你到底背了几个公式?”神人说:“不多,主要是会拆解题干。”

那哥们当场开始怀疑人生:“啥叫拆解题干?”神人淡淡回了一句:“就是不把它当题目看,把它当个谜语,先看它在逗我啥。”

全班安静三秒,然后一群人回家默默卸载了刷题软件。



三、不愿承认,是因为培训班不希望你知道

有些真相,一旦说出来,就有人要失业。

补课机构当然不愿你信“天赋+自学”这回事,他们要你信:只要报名,你家孩子就能飞升。

于是他们拿着一个“学霸案例”,背后却加了无数“特训营”“押题班”的广告。你以为你买的是捷径,实际买的是套路。

问题是,这些速成训练,对短期成绩有效,但对长期能力几乎没有养分。考上大学以后,一脱离老师监管,成绩就像泡沫咖啡上的拉花,漂亮两秒就化了。

真正有后劲的人,从小培养“自己想一想”的能力。

而补课生里,很多连“自己找书”这件事都不会,只会伸手等讲义。你说后劲在哪儿?

我大学室友高三靠着补课逆袭,考进一本。他爸给培训班送了两面锦旗,说感谢名师点拨。当年他站在高考榜前,意气风发,觉得自己终于“翻了身”。

到了大学,没人监督没人刷题没人讲模型,他崩了。

上课听不懂,作业全抄,下课刷剧打游戏。一学期挂了两科,被辅导员叫去谈话,他眼含热泪:“老师,我之前成绩真的很好。”

老师平静点头:“是啊,你之前吃的是外卖,现在得自己下厨了。”

后来他找回节奏花了两年,到毕业都没缓过来。那些靠刷题补上来的分,像泡面,冲开就熟,三口就凉。



最后说点能让人缓口气的。

补课不是原罪,补课焦虑才是。有没有补课,从来不该成为评判一个人学习能力的依据。

真正值得鼓励的是那些能把课堂学好、能主动探索的人。说白了,学习这回事,别人喂不出“思维力”,只能靠自己长“牙”。

所以,家长想要孩子“有后劲”,不妨试试给他们一些空间,让他们“慢慢来”,让他们“想一想”,哪怕错了,也能积累真正的经验值。

至于那种不愿承认学霸没补课的声音,说到底就是一句话:“我不信世界上有人跑得快还不累。”

可惜真有,而且人家还挺快乐。

再说了,你焦虑补课的样子,比成绩差更可怕。

声明:个人原创,仅供参考

(责任编辑:综合)

推荐文章
  • 北京暴雨有多大?4天下了近1年的雨

    北京暴雨有多大?4天下了近1年的雨   又是一夜大雨,从7月28日夜间到29日早晨9点,北京市平均降水量70.1毫米,最大降水量出现在房山阎村195.4毫米。景区全部关闭,今年首个暴雨红色预警,密云水库泄洪……北京这轮降水有多强?  受 ...[详细]
  • 学硕地位“今非昔比”,多所高校宣布停招学硕,二战考生手足无措

    学硕地位“今非昔比”,多所高校宣布停招学硕,二战考生手足无措 2024年考研人数的下降,给不少大学生都敲响了警钟:未来考研报名的人数或许还会再一步下滑,这意味着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抓住就业机会,而不是在考研这条路上死磕到底。大三同学难掩欣喜,毕竟人数少意味着竞争 ...[详细]
  • 如何应对过敏性鼻炎?中医专家解答!

    如何应对过敏性鼻炎?中医专家解答! 春季是过敏性鼻炎的高发期。过敏性鼻炎的典型症状有打喷嚏、鼻塞、鼻痒、清涕如水,在温暖的环境下常可缓解,遇冷易加重。江苏省中医院耳鼻喉科主任中医师李乐在接受采访时表示,过敏性鼻炎容易反复发作,难以痊愈, ...[详细]
  • 红旗HS7 PHEV将于6月中下旬正式上市

    红旗HS7 PHEV将于6月中下旬正式上市 日前,车质网从一汽红旗官方获悉,红旗HS7参数丨图片) PHEV将于6月中下旬上市。新车于2024北京车展正式亮相,外观延续了燃油版车型的设计,动力部分搭载由2.0L发动机与电动机组成的插电式混合动力 ...[详细]
  • 扬言继续“大罢免”,赖清德在民进党内被喊下台

    扬言继续“大罢免”,赖清德在民进党内被喊下台   【环球时报特约记者陈立非】7月26日绿营“大罢免”大失败后,台湾社会都盯着赖清德何时道歉,30日召开的民进党中常会因此引发关注。据台湾中时新闻网30日报道,赖清德30日仅向发动“大罢免”的所谓民间 ...[详细]
  • 安徽阜阳野生动物园闭园三天

    安徽阜阳野生动物园闭园三天 安徽阜阳野生动物园5月13日发布临时闭园公告,由于天气炎热,园区部分场馆进行升级改造,5.13-5.15闭园三天,5.16周四正常营业。5月13日,阜阳野生动物园多只动物非正常死亡登上热搜,引起网友热 ...[详细]
  • 呈现上海百年市井记忆,口述式家庭纪录片《七家乐》将播

    呈现上海百年市井记忆,口述式家庭纪录片《七家乐》将播 每个人都是生活的导演。用影像赋予家庭传承的力量,让历史中无名的普通人给后代留下宝贵的、非凡的精神财富。以大家庭为核心,深情讲述上海一户普通人家真实故事的家庭纪录片《七家乐》将于5月15日21:00在上 ...[详细]
  • 经常头痛、持续呕吐要留心!这类肿瘤儿童中排名第二,容易脑积水

    经常头痛、持续呕吐要留心!这类肿瘤儿童中排名第二,容易脑积水 作者:北京儿童医院神经外科主治医师彭小娇、名誉主任葛明在0-14岁儿童肿瘤中,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发病率较高,仅次于白血病,居儿童肿瘤第二位,占实体肿瘤的2/3,致残、致死率高。儿童脑肿瘤有很多区别于成人 ...[详细]
  • 重庆5列火车同框图火了!拍摄者承认系后期合成

    重庆5列火车同框图火了!拍摄者承认系后期合成   封面新闻记者 曹菲  近日,重庆立体交通又出“神图”——一条公路上方有5座铁路跨线桥,桥上不同型号的5列火车同框出现。有网友感叹“五车同框太难得了”“这张图是半个世纪的重叠”,不过也有很多人觉得概 ...[详细]
  • 会吃的人生病更少!老年人吃饭做到这6点

    会吃的人生病更少!老年人吃饭做到这6点 一直有一种说法称,“会吃”的人生病更少!你每天有在好好吃饭吗?《中国居民膳食指南》第一条准则就是“食物多样,合理搭配”。我们每个人从小养成的饮食习惯各有不同,那么,不同的饮食偏好会带来什么不同呢? ...[详细]